当前位置:首页 > 蛇品种大全 >

【龟头海蛇】资料品种简介

时间:2015-12-11 来源:毒蛇网 作者:蛇迷 点击:0

     导读:【龟头海蛇】资料品种简介,龟头海蛇(学名:Emydocephalus ijimae)为眼镜蛇科龟头海蛇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台湾沿海等地,多生活于海水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琉球海。
 
     龟头海蛇属(学名:Emydocephalus)是蛇亚目海蛇科下的一种有毒蛇属,主要分布于帝汶海岸、澳大利亚、南中国海、中国南部地区、台湾、日本及琉球群岛海域。目前共有两个物种已被确认。
 
     中文学名 龟头海蛇 
     拉丁学名 Emydocephalus ijimae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爬行纲 Reptilia 
     目有鳞目 Squamata 
     亚    目蛇亚目 Serpentes 
     科眼镜蛇科 Elapidae 
     属龟头海蛇属 Emydocephalus 
     种 龟头海蛇 E. ijimae 
     分布区域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台湾沿海等地 
     食    物 鼠类、小鸟、昆虫、蛙类
 
     1、龟头海蛇外形特征:
 
     现代龟头海蛇的个体都不很大,它们对于海洋生活环境已有了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在北起菲律宾群岛、南到大洋洲北部。西至印度海岸的广大海区有一种历史最古老的青环海蛇——锉蛇,这是青环海蛇中少有的无毒蛇类,体长大约60厘米至1米之间,肌肉松软,身体呈黄褐色,表面有很细的粒状鳞片。
 
      锉蛇的心血管和呼吸的生理机能非常适于水中生活,它的血红蛋白输氧效率特别高,潜水时的心跳可降到每分钟1次以下。它在水中的潜伏时间可以长达5小时之久,而在这期间的呼吸功能有13%是通过皮肤进行的。锉蛇唇部的组织和鳞片能将嘴封得滴水不漏,下颌有一个盐分泌腺,用来分担肾脏排泄盐分的沉重负担。锉蛇现在已十分少见了。是一种无毒蛇类。
 
      2、龟头海蛇生活习性:
 
      龟头海蛇喜欢在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在水深超过100米的开阔海域中很少见。它们有的喜欢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混水中,有些却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龟头海蛇潜水的深度不等,有的深些,有的浅些。曾有人在四五十米水深处见到过龟头海蛇。
 
      浅水龟头海蛇的潜水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在水面上停留的时间也很短,每次只是露出头来,很快吸上一口气就又潜入水中了。深龟头海蛇在水面逗留的时间较长,特别是在傍晚和夜间更是不舍得离开水面了。
 
      它们潜水的时间可长达2~3个小时。龟头海蛇具有集群性,常常成千条在一起顺水漂游,便于捕捞。还具有趋光性,晚上用灯光诱捕收获更多。
 
      海蛇中的龟头海蛇属的海蛇们由于其毒液基因少数碱基的缺失在合成毒蛋白时发生了移位,不能合成有效的毒液。它们抛弃了毒液的同时也就放弃了其它海蛇所喜爱的长长的鳗鲡,开始专门取食鱼卵。
 
     又如美洲的食鱼蝮,虽然毒牙长而致命,但它们更加偏爱塘中翻了白的死鱼,不是等到美食稀缺不得不自力更生或生死攸关的自保之时并不会“拔刀”。
 
     3、龟头海蛇价值:
 
     海蛇是海宝。和陆生蛇一样,海蛇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它的皮可用来做乐器和手工艺品;蛇肉和蛇蛋可食,味道很鲜美;某些内脏可人药。 以蛇入药,《神农本草经》即有记载.海蛇入药,首载于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主赤白毒痢,五野鸡病,恶疮.灸食,亦烧末服一,二钱匕"沿海民间有食用海蛇的习惯,药用也很普遍.作为祛风燥湿,通络活血,攻毒和滋补强壮等功效良药,常用于风湿痹症,四肢麻木,关节疼痛,疥癣恶疮等症。
 
      4、龟头海蛇食性:
 
      捕食鼠类、小鸟、昆虫。
 
      5、海蛇的营养价值:
 
      福建省中药研究所比较分析了青环海蛇,长吻海蛇,海蝰等海蛇与蕲蛇,金钱白花蛇等陆地蛇的化学成分,发现海蛇含氮量高达9.94%,比陆地蛇多出1.03%,脂肪含量比陆地蛇高0.53%,氨基酸总量比陆地蛇高5.2%,其中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均比陆地蛇高出16%以上。
 
  并证明海蛇原生药使用安全,无毒。周少雄等研究了青环海蛇等4种常见海蛇乙醇浸出物的营养成分,发现其中含有l9种氨基酸,以精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还含有8一氧化赖氨酸、Zn、Cu、Fe等微量元素和Ca、K、Na等宏量元素含量丰富。
 
      6、龟头海蛇图片:

龟头海蛇

龟头海蛇

龟头海蛇

龟头海蛇

龟头海蛇
 
      7、龟头海蛇视频: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页     下一页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 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 微信关注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


  • 毒蛇网:皖ICP备13012650号
  • 网站安全